抛开经验上街去

本想慕名使用小红书来搜索附近的餐饮景观推荐,以打发这个无聊的下午。但在花费一番功夫后却得知:

  1. 小红书没有网页版:
  2. 小红书的微信小程序需要登录才能使用「搜索」功能。

对于一个平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电脑前,且对小红书的需求是随用随走的人来说,无论是下载一个 App 在狭小的屏幕前低头浏览,或是献出并无隐私可言的手机号码以获取验证码注册使用——这都是我所不想发生的事情。

于是在犹豫是否下载,甚至已经在 App Store 上搜索「小红书」时,我在电脑上看到了 Hayami 在其 Telegram Channel「日常人间观察」更新的文章《扔掉手机上街去》,其中写道:

独立小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连锁店、料理包、速冻品和中央厨房。而即使是有个性的小店,发掘方式似乎也只能依赖线上的互联网产品。

我们有没有可能,不被大众点评来操作生活呢?有没有线下生活方式的其他可能性呢?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日剧,叫《在京都小住》。讲的是一个在东京生活的女孩,去京都探望舅公的故事。女孩想在京都生活了一辈子的舅公介绍好吃的日式点心店。

舅公说:「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由你自己摸索找寻。放下手机,闻着味道找,岂不是更好。

找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属于你的自由。」

舅公不许她上网搜索,只用鼻子作导航,用眼睛去探索,用嘴巴去交流。最后,当女孩在寻找到心仪的点心店时,脸上洋溢着光彩熠熠的笑容。(为什么我写出来就是如此烂俗的日式鸡汤...)

在现实生活里很羡慕一类朋友,和他们约饭的时候,不用在大众点评上苦苦搜索,然后发一堆眼花缭乱的链接互相挑选。不管是人还是店铺,对方似乎早已对周遭的一切了然于心。这种人和人、人和环境,而不是与机器和算法建立起来的连接,让人感到可爱而安心。

如果「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现象真实存在的话——毕竟大部分醒来的人会继续朝梦里倒去——此时的我已有所颤动。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自诩对抗时代、对抗算法的人,几乎关闭任何软件的个性化推荐,包括一向喜欢高调宣扬算法之准的音乐 App 们。以音乐软件举例,我之所以不使用「私人推荐」,一方面是深知如此下去只会让自己的音乐品味变得狭隘且不自知——在我迷恋摇滚的时期,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歌曲推荐」中差不多有 30 首是摇滚音乐,至于剩下的一首,则是网易云音乐用来推广其厂牌的音乐人;另一方面则在于我享受与算法斗智斗勇的过程,想象一下,当无论哪个音乐 App 都无法精准猜测出来你的音乐品味时,那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情。

可,在我关闭「个性化推荐」以减少个性化的广告、个性化的内容、个性化的服务时,我却陷入另一个不自觉的「个性化推荐」。新来到一座城市,不知道去哪玩?到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早中晚饭时间到,不知道去哪吃?打一通电话向朋友求助。我们看似逃脱算法的掌控,但却陷入到另一种经验里——一种更为个性、更为精准、更不易察觉的经验。为什么不动用自己的眼耳鼻舌口,让他们自己被酸甜苦辣诱惑呢?

李如一先生在《明日世界生产指南》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的确是「说」,因为是音频节目):

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有很多小型艺术影院,也经常会有艺术电影的影展。我们知道,艺术电影往往不是当下在主流院线上映的片子,它们的题材与拍摄手法往往也和主流电影不同。在中国,近年人们逐渐有了一些机会去看这些电影,但在很长的时间里,盗版是唯一的途径,不管是在网上下载盗版还是购买盗版影碟。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妳没法在生活中和这些电影自然地偶遇。

如果妳在纽约生活,哪怕对艺术电影并不特别感兴趣,也有不少遇到它们的机会,例如可能是下班路上碰巧看到一个平时从不注意的不起眼电影院贴出了一张吸引妳的海报。这种「自然偶遇」的重要性在于,它告诉妳艺术电影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更不是什么「地下」的东西。这就是妳非得在纽约住过才能体会到的灵光。

想一下,在我仅有的几次探索美食的经历里,「得来」似乎全靠「偶遇」。与朋友去草塘公园赏荷花,但却忘了时非花季,满目败绿。归途时遇到一家担担面店,索性进去饱食一顿——吃到了口感让我想起新生婴儿的煎蛋;去看电影时差点迟到,舍命逆上扶梯之前闻到一股香味,耿耿于怀一周后一探究竟——吃到了让我回想起温暖日剧的火锅米线。

也是在敲打文字的瞬间,我才意识到,让我难以忘怀的不仅是美食本身,而是围绕它发生的探索、偶遇情节。而这些无法被他人推荐、无法被算法推送,只能靠自己一头扎进生活里,慢慢地吮吸,漫漫地汲取。

所以我默默退出 App Store,准备沿着昨晚意外搭乘的城巴 3 号线的沿途线路走去。也许有人会质疑抛开经验、推荐的合理性——毕竟探索成本会因此变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家店拿到你面前的会是什么。

但我的老爷,这取决于你的终点是「美食」,还是「探索」。